概述:
糧油企業積極啟動信息化建設工作,全面鋪開各項信息化工作,推進智能化一卡通系統建設,形成了以智能化出入庫一卡通系統核心應用為建設重點,集成擴展應用并行推進,并輔以IT基礎設施、信息化工作制度體系建設,逐步構建起糧油企業全面、一體化信息數據平臺和管控平臺的態勢,有效支撐了企業日常出入庫業務運營,固化了業務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強了標準化管理和風險管控,為實現公司戰略目標提供有力的技術和信息支撐。
應用目標:
以智能化出入庫一卡通系統作為切入點,將企業內部控制思想和具體管控要求固化到信息系統中,通過匯總、展示、監控、預警、控制等手段規范業務處理,實現了控制標準與業務處理流程的一體化,強化關鍵業務的事前、事中控制和事后追溯,使公司的管理要求納入了強制化執行的軌道,起到了規范業務處理、堵住管理漏洞、規避經營風險的作用,具體而言,在一卡通系統中,通過實時監控計量設備,杜絕外來人員對衡器;取樣化驗采用條碼管理,杜絕人情檢驗;自動計量杜絕了手工作業帶來的隨意性大、數據不準確等弊端。糧油企業通過規范運營管理業務流程,提高業務管控能力,提升風險控制水平,通過信息化手段搭建起了糧油企業運營管理的信息化支撐平臺。
1、 積極推動智能化出入庫一卡通系統建設,有效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
2、 持續推進一卡通系統建設,搭建起糧油企業運營管理的信息化支撐平臺
3、 集成擴展各類子系統,進一步深化業務應用流程
4、 同步強化IT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化管理工作,鞏固信息化建設成果
組成模塊:

1、預登記
操作員在外圍系統(ERP/SAP)中制作訂單/提單,完成后自動將單據信息推送至一卡通系統,根據業務需要補充相關信息(如車號、操作備注等)或進行合單等業務,確認無誤后完成預登記(虛擬卡制作)操作。
2、門崗管理
門衛核驗車輛、司機身份及單據信息后,查詢預登記信息后激活并發IC卡;車輛進廠時保安檢查車輛,確保沒有夾帶水箱等行為后,安裝固定RFID識別標簽,刷卡后車輛進廠;車輛出廠時在門崗校驗業務完成后打印磅單,回收卡片,車輛出廠業務完成;所有車輛均需要進行進廠發卡,非計量車輛發放管理卡。
3、自動計量
司機在秤前刷卡模塊處刷卡,系統檢查排隊狀態及業務流程狀態無誤后道閘抬起,車輛上衡。重量穩定后,車輛停止位準確,道閘降落,司機持IC卡到GAM機處刷卡計量,GAM機判斷滿足計量(紅外、車號判斷等)條件后,自動上傳數據完成計量,道閘抬起,車輛下衡,衡器空秤,紅外檢測通過,道閘降落。
4、取樣檢驗
系統后臺維護質檢項及質檢指標,可按不同規則進行扣重計算及加扣規則設定,出庫業務按批次、船號、罐號等出具有效時間內的質檢信息,方便車輛直接選擇。同時還可按照物料或流程對是否需要取樣質檢進行控制。
5、倉庫理貨
車輛到達倉庫,理貨員刷司機IC卡,查驗相關信息,確認無誤后開始理貨。待實物裝/卸貨完畢后,錄入理貨信息(庫位、批次等),結束理貨。對于需要二次扣重的業務,理貨員輸入扣重比例或者扣重重量,凈重計算時自動扣除。
6、遠程監管
遠程監管能夠實時監控計量狀況,不介入車輛計量流程,當意外情況出現時,可預覽過磅視頻,遠程控制GAM終端的紅外、道閘、車號識別等外圍設備;并可通過遠程對講指導司機完成計量。
7、通訊管理
系統可以根據業務需要給相關人員發送電子郵件通知,以及用或短信平臺,給管理人員、司機或者用戶發送短信,如:節假日或晚間修改車號、單據超期確認,車輛離廠通知客戶等。
優勢特點:
建立以信息系統為支撐的自動計量管理系統,通過對計量及物流的一體化管控達到強化物流管理,提高作業效率,預防發生,降低運營成本的目的,使各部門責任明確,業務過程受控,事后可追溯,提高運行效率和管控質量。
1、建立標準的業務流程
建立企業的標準化流程,形成符合企業的業務流程和應用模式,并將其固化在系統中,推進標準化、規范化的統一管理,全力提升直屬庫業務處理的規范化水平。
2、提高作業效率
各業務節點操作均通過網絡進行信息傳遞,實時關聯和共享數據,計量過程自動完成,減少和避免了手工操作,作業效率和物流效率大大提高;
3、預防現象
業務節點閉環控制,采用車號識別、RFID車號綁定、電子限位、皮重監測、圖像抓拍、容差設定、盲取盲檢、綁定地磅、分配貨位等手段減少和杜絕現象。
4、降低人力成本
計量過程自動完成,不需要人工干預及操作,不再需要地磅計量人員,同時相關業務預制信息,降低門崗人員的工作強度,可適當減少人員配置。
5、優化企業管理
與外圍系統(ERP/SAP)無縫對接,能夠有效管控財務風險;業務數據實時共享,能夠方便快捷的根據權限進行數據查詢和報表打印;關鍵業務點具有視頻錄像和圖片抓拍功能,可以進行歷史瀏覽、查詢;各種操作日志、系統日志記錄,能夠追蹤溯源相關原始信息和記錄。

應用案例:
1、中儲糧油脂公司。2、益海嘉里集團。3、香馳控股。4、中谷琪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