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濾膜系統超濾膜是除微濾膜以外的另一種常用濾膜,由各種高分子材料構成,膜孔徑小于0.01μm。由于其孔徑比微濾膜孔徑小,處理的出水效果會由于微濾膜,出水所含懸浮物濃度也會明顯小于微濾膜。1995年,石油大學王靜榮教授利用微濾膜處理石油開采廢水,并對操作工藝和膜的清洗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7]。2008年,許成教授在國家生態研究中心使用不同材料組成的超濾膜系統進行含油廢水處理。
篩選出了處理效果的膜組件,最終處理后的水中所含懸浮物遠遠小于標準要求的含量。在處理系統前,廢水含油量為500~6000mg/L,經過一次濃縮處理,污水含油量可降至1%~3%,滲透液中的含油量也在100mg/L以下,可以有效攔截99%的油分。對于膜清洗的問題,實驗表明,采用表面活性劑和異戊醇作為混合液用作清洗劑,先后進行負壓抽洗和反壓沖洗,可以使超濾膜得到有效清洗。清洗后的膜通量最終可恢復90%。
產品特點:
陶瓷膜具有穩定性好、耐高溫、耐酸堿的特點;易于清洗,而且和其他膜一樣,占地面積小。
用于過濾的陶瓷膜組件是“三明治"式組合:
支撐層、中間層和膜層,孔徑依次減小,呈不對稱分布。支撐層主要用于增加薄膜的機械強度;
中間層,也稱為過渡層,用于在膜層的制造過程中防止顆粒滲透到支撐層中,并減少對多孔支撐層的影響。該膜用于污水的最終分離和凈化。
無機陶瓷膜元件廣泛應用于制藥、化工、食品加工和石油工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傳統的蒸發精餾。過濾、離心等技術。降低生產過程的成本,并起到環保的作用。
然而,正是因為支撐構件由各種無機成分組成;這種膜組件脆性大,生產、裝配和加工都很困難。20世紀40年代國外學者開始研究無機陶瓷膜,80年代國外工業行業開始盛行。由于國外市場的壟斷,這種膜材料在上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起步較晚。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無機膜材料技術已經發展到國際水平。2002年第七屆國際無機膜大會在中國召開,也說明中國無機膜的研究和生產水平達到了水平。



